別告訴孩子什麼是創意,他們才是專家!(上)
「我的孩子從來都不照著玩具原本的方式玩,不是拆開它們,把他們堆得高高的,不然就是用來當作演戲時的道具,每天都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呢!」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別的爸媽這樣抱怨,或者,家裡的孩子就是這樣呢?
如果想要有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有許多時間,然後用自己的方式玩。
除了營養、居住 、健康照顧、教育之外,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在1948年明確指出,遊戲 (play) 是孩子的權利。事實上,遊戲也是人們獲得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需要透過身體的感官刺激去體驗,從中建立自我的認知、自信心、和耐心。當他們被容許不受限制地玩耍時,便培養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和創造力。在沒有成人干擾的自由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經由「嘗試和錯誤」之過程來學習新知識。例如,不用告訴他們就知道哪一塊積木啟動某一個玩具,而非全部的積木都能這樣做。刻意的教導反而讓他們比自行玩耍時學習到更少。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 (Alison Gopnik) 認為,學前教育課程中不應該加入過多的教學指令,而是應該讓這些小科學家能擁有自行發揮的機會。
創造力,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的解釋是:如果從一個科學觀點去看,創造性思想的產品,通常被認為必須具原創性和貼題。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單單是每天去創造新的事物就是創造性思想,創造性思維和慣性思維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在於創造性思維沒有一個固定的套路或特定的方法標準,當一個人全神貫注于思考或者解決某件事情亦或者在一個毫無壓力的環境里受外部環境刺激很小的時候,就是啟發創造力最好的時候。
這表示,能夠以與眾不同的和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同一件事就是有創意,而孩子原本已經用不同於成人的觀點來觀察與了解人事物,而且他們不在乎什麼是「完成」與「結果」,在體驗與創造的過程本身就是結果了!給他們一些黏土,他們會做一個爸媽叫不出名字的物品,再告訴你一個他們發明的名稱,那就是創作和藝術。這時候,我們千萬不要跟他們說,你錯了,那是什麼才對!
想保有孩子的創意,請讓他們:- 試驗不同方法/方式做任何事
- 自己動手玩弄和改造物品
- 分解然後再重新組合事物
- 做白日夢多表達天馬行空想像力
- 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設定自己的思考邏輯
不能限制他們,那要玩什麼才好?玩開放式遊戲吧!任何開放式材料(能動手做)都是最棒的玩具,為什麼?因為它們能用不只有一種方式來玩,也有多重用處,更有無限的可能,包括水彩、黏土、沙、泥、水、積木、紙箱還有穿不下的衣服都可以。在接觸這些東西的時候,沒有任何預期和規則需要遵循,而且也不應該有完成作品的壓力,孩子只要跟隨著它們自然而然地用手鼻眼去感受和嘗試。這是電視節目和電動遊戲無法給予的,孩子只有單方面吸收,沒有互動,沒有動手體驗,也更不會動腦了。透過手的動作――撕、剪、貼、裁、揉,再加上沒有特定的答案和解決方法時,才讓孩子有機會去自由思考、創造與表達,才能啟動創意,別忘了爸媽對他們的鼓勵與共同參與很重要。
別告訴孩子什麼是創意,他們才是專家!(下) 下集將告訴您,培養創造力的過程能夠提升孩子的哪 4Q,以及創造力帶給孩子的現在與未來!
參考文章:1 2 3 4 5 6圖片來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