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的學習依靠的是環境
最近收到很多媽媽私訊詢問,是否該選擇全美語的幼稚園!我在這邊簡單總結一下!(我不是名師,只是個專業的幼教師,如果您認為寶寶兩歲以前什麼都不能做,請您跳過這篇分享!留美的很多,在國外長大的也不少,但實際在美國有證照並擔任 infant teacher 的,我相信真的不多,如果你認同我,請繼續看下去。)
幼兒語言的學習是依靠環境!幼兒語言的學習是依靠環境!幼兒語言的學習是依靠環境!國內並沒有研究顯示,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的,尤其英文程度,與從國小開始學英文的,在小六畢業時有顯著的差異。除非寶寶在家也是講英文,不然只有全美語的幼稚園並沒有太大的幫助,語言不用會忘的。但
從嬰兒時期就接觸英文是有發音上的優勢,因為人在 6 歲以後會發不太出母語沒有的音。理論上,3 歲以前的孩子是有可能同時學習 6 種語言的,但之後的成果取決於暴露在某種語言的多寡。 所以,當父母在做選擇時,能否給予孩子全美語的環境才是關鍵。全美語幼稚園也有分成蒙特梭利,華德福,但其實在美國目前接受度最高的是主題式教學。(這個部分要另外寫一篇來介紹)
還有一點很重要,母語好的孩子,學第二第三外語也會學得好,反之亦然。以語言本身的難度而言,中文比英文難很多。所以如果是國小畢業之前打算送出國念書的,建議現在先把中文底子打好,之後至少讓孩子會聽會講。英文方面,孩子出國後環境都是全美語,很快就會追上來,父母不用擔心。反而是因為中文比較難學,越大學習中文的孩子越辛苦。 稍微來介紹一下中文和英文比為什麼難很多!因為中文的組成複雜,造字就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沒學過的字,不要說不知道意思,連發音都有可能發錯。反觀英文,是由 26 個字母組成,如果發音法學得好又或是母語是英文的人,沒學過的字應該還是發得出來,意思也可以照字首或字根猜個大概。中文又有四個聲韻,這個跟英文裡的重音是不同的,對非中文語系的人來說,這是學中文最難的地方。(客家話有六聲,台語有八聲,廣東話有九聲) 看了這麼多,應該猜到我本科是語言學!教學生固然重要,但我覺得父母的教育也不能少!畢竟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比跟老師多,如何給孩子一個快樂並適合他/她的環境,是全天下父母一直在學的功課!
如何幫助幼兒語言的發展?
很多家長問我,為什麼我家的孩子不太會說話? 為什麼我家的孩子不太愛說話? 請注意上面兩個問題的不同,不太會跟不太愛是有差別的。以下這篇文章可以幫助父母訓練嬰幼兒正確的語言發展,增進語言和口說的能力,但如果是不太愛說話的小朋友,大多是個性使然,如果沒有社交上的問題,父母不用太擔心喔!
語言的四個部分 ─ 聽、說、讀、寫。我們幫助嬰幼兒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從聽開始。之前有提到,嬰兒的聽力在媽媽肚子裡七個月左右就有了,所以已經可以跟寶寶講話,也要開始注意周遭環境的聲音是否對寶寶刺激,基本上大人覺得不悅耳或吵雜,寶寶也會感受到壓力。 聽的訓練主要在於寶寶所接收到的聲音,最多的應該是母親,再來就是主要照顧者 primary care (這有可能是爸爸,祖父母,保姆)。在這裡講的內容可能會顛覆很多傳統的觀念,我們要教大家講話
「請不要用童語和太多疊字」。研究指出,孩子學習語言主要是靠模仿,所以被模仿者的講話方式很重要。孩子先揣摩發音 (嘴形是很大的輔助),才連接到文法。如果大人講的不是文法正確的語言,等於小朋友還要經歷過一次改變自己說話方式的時期。這對幼兒而言並不是必須也是可避免的。疊字這個問題和上面的原理一樣,我們講話不會說我們要吃飯飯,散步步,那小孩也不需要這樣說。這可以避免認知的混淆,讓幼兒明白一個東西的相對應名詞,而不是以為 noodle 就是 nuunuu。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對嬰幼兒說話的時候,盡可能在他們面前說,如果有眼神的接觸更好。目的在於這樣的說話方式比較容易讓對方專心,再來讓嬰幼兒學習發音的嘴型是很重要的。
發音是需要練習的,掌握嘴形會比較容易發得正確。就像我們學第二第三外語時,如果能知道舌頭和嘴形的對應關係,會比較容易上手。面對面講話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增加親子的親密和信任感,信任感對學習是個很好的輔脢。一個整天對著媽媽聽媽媽說話的寶寶,語言發展會勝過整天聽 CD 講故事的寶寶。這中間的差別就是在於是否有實質的模仿對象和對學習環境產生的信任感。
嬰幼兒說的方面基本上訓練和聽的方面差不多,但要提醒家長的是,當孩子說錯的時候,請不要馬上指責糾正,說:「你說錯了,應該怎樣怎樣說」。這樣很容易嚇到孩子也會讓他們對自己說話更沒有自信。適合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要表達的意思再用正確的話重覆說幾次。比如:寶寶:「nana, nana」,媽媽:「 banana, banana」 。寶寶:「肚肚,ㄋㄟㄋㄟ」,媽媽:「肚子餓,要吃奶」。寶寶:「促公園」,媽媽:「 去公園」。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請盡早使用人稱代名詞,因為這是我們正式講話的方法。用你、我、他代替媽媽、寶寶、妹妹。嬰幼兒常會用名詞或名稱代替人稱代名詞,整句話就會像「寶寶痛痛」而不是「我痛」,唯一對嬰幼兒講話和跟成人講話不同的地方是,句子的結構盡量簡單,簡短,一句一句之間要多點間隔。因為嬰幼兒的腦連結和理解力沒有成年人這麼快這麼強,他們需要接收和處理一句話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用簡短的句子會讓嬰幼兒比較容易理解,要學習模仿上也比較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