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發現,有差不多 30% 的新生兒會總是這樣不明所以的大哭,醫學上有一個詞專門描繪這種情況:colic,它來源於古希臘語 Kolikos,意思是腸子。中文把它翻譯爲疝痛或者腸絞痛,也有人稱之爲肚風。傳統觀念以爲,嬰兒在吃飽以及健康的情況下,經常性的大哭,是因爲腸道未發育好,會産生很多氣體導致他肚子絞痛,所以大哭。但是現代醫學研究這麽多年的結果卻發現,colic 其實和消化系統不一定有關,不過這個詞卻仍然沿用下來,而目前
那麽 colic 到底是什麽引起的呢? 答案是不知道。醫生學者們到現在也沒有找到 colic 的原因,只能猜測原因大概多種多樣,和嬰兒性別、是否早産、是否母乳都沒有關係,就是有30% 的新生兒會出現 colic,這其中只有不到 5% 的嬰兒確實是因爲器官性病變的緣故 ( 比如對母乳或者奶粉過敏、胃酸返流等等 )。
那麽,新手爸媽們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有colic呢? 有幾個簡單的原則可以參考。
如果寶寶總是在吃奶的時候大哭並且吐得厲害,那就有可能是消化道的問題,比如胃酸逆流,一定要給專業的醫師檢查過,不可耽誤。
那麽如果寶寶是 colic,有辦法治療嗎? 答案是沒有。Colic 可能是現代兒童醫學領域裡面最有趣的現象之一了,醫生不知道成因,也沒有什麽辦法可以幫助到父母和嬰兒。大量的醫學研究都表明,目前一切的藥物或者其它干預手段,都無法證明確實有效。而且,也沒有必要。一般 colic 症狀自兩周大的嬰兒身上開始出現,到他們四個月以後,絕大部分會自動痊愈。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嬰兒體重持續增加並且沒有其它生理狀況出現,那麽就不用任何治療手段,等他自己搞定。另外,colic 這個階段對寶寶日後的發展並沒有影響。
雖然目前尚無對 colic 有效的治療,但是醫生學者們也都意識到,colic 可以給一個新生家庭帶來巨大的折磨,特別是産婦體內荷爾蒙分泌還不穩定,有可能因此而産後憂鬱;有些父母無法承受寶寶天天長時間的大哭,說不定會情緒崩潰而失手造成對寶寶的傷害。所以,新手爸媽要了解關於 colic 的一些基本情況,萬一自己的寶寶也出現類似症狀,至少心理上有凖備,知道這不是自家的特殊問題,也明白這只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階段,要相信他很快就會好轉。當然,天天看著寶寶哭,哪個父母都會心疼。根據很多育兒專家的總結,有一些經驗法則可能可以幫到寶寶,讓他覺得不那麽難受。
上面的方法並不是對所有的 colic 嬰兒都有顯著效果,父母對著經常性大哭的寶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很多爸媽可能都希望有藥物可以治療。雖然醫學上並不認爲任何藥物對colic有效,但市面上仍然流行著一些針對它的常用藥,比如用於緩解脹氣的肥仔水 (gripe water),又比如益生菌。如果孩子哭鬧得實在太厲害,父母們咨詢過醫師後,決定選擇一些藥物,那麽可以一次試一種,假設一個星期下來都不見效,就不必再給寶寶吃不必要的藥了。
對 colic 還有一些中醫和非常規療法,比如針灸和嬰兒按摩。現代兒童醫學對這一類療法持保守態度,認爲尚無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他們有效。父母們如果想要選擇非常規療法,要先諮詢過專業醫師,並且千萬不要忽視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