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命教育,父母如何跟小孩談「死亡」的問題?

人生無論何時都會遇到「死亡」的議題,不管是關於動物或親人,都是無法避免的現實。然而許多爸媽都認為孩子還小,不該這麼早就接觸這麼敏感的話題,甚至不知要如何教育孩子,深怕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到底爸媽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貝對於「死亡 」有正確的認知以及健康的心態?

其實孩子很早就懂,但成長過程會影響「死亡概念」

當人們提到「死」這件事時,大多是依照自己身邊曾有過的經驗、新聞、信仰或感覺來加以討論。有人覺得「死」是孤獨、神秘、可怕、讓人感傷的,有諸多忌諱,對於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事,能不提就盡量避免;而有人覺得死亡只是回歸自然,或是生命旅程到了另一個階段。不同說法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想像,間接影響孩子對於「死亡」的看法。但無論如何,其實小孩很早就有「死亡概念」,只是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畢竟從小看到動物、昆蟲死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甚至故事書中也會讀到...他們知道這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不了解其緣由。

目前國外科學家已針對死亡的部分做了許多相關研究,希望能讓世人更明白死亡到底是什麼。研究中也特別了解孩童對死亡的看法,發現其死亡概念的形成會隨著兒童發展階段和成長經驗 (環境、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等) 有所影響及改變。因此在這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同發展階段的死亡概念

  • 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受到卡通或故事書影響,認為生命會像海綿寶寶那樣再度復活,甚至即使被大石頭壓扁還是可以再站起來,覺得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而且和自己沒關係。

  • 五到九歲的孩子:這時候的孩童已經開始知道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而且所有生命都會有結束的一天,但他們依舊認為死亡和自己沒有太大關聯,甚至覺得只要想辦法,人就可以避免死亡,同時有些小孩會將死亡擬人化 (天使或死神的存在)。

  • 九歲至青春期: 此時孩子已完全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所有生命都會結束,自己也不例外,於是對死亡開始感到些許害怕或擔憂,有一部分孩子會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藉此了解人生和死亡的關聯。

面對所愛的親人死亡,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基本情緒反應?

根據國外研究,當孩子經歷身邊親人 (尤其是兄弟姊妹或父母長輩) 死亡的時候,內心通常會自動產生一種莫名的「罪惡感」或「憤怒」。他們認為這些人的死亡在某些部份或許和自己有關,覺得死亡是一種「懲罰」。例如:阿公過世就是因為自己不乖。這時候爸媽應該好好幫助孩子了解親人死亡並不是他的錯,如果發現幾個月過後孩子依然無法跳脫這樣的想法,就得考慮尋求心理醫師協助,以免長期下來將原有的罪惡感和憤怒,轉換成焦慮、憂鬱,甚至引發其他生理病痛。


建議爸媽以開放的心態和孩子討論「死亡」

沒錯,大部分人遇到傷心 (死亡) 的事,都會認為避開這些話題能讓心情變好些,但這麼做只會讓一切無法溝通,加上小孩天生都是敏銳的觀察家,會從大人的表情和情緒中學到相同的處理方式,並且認為這是不能討論的話題。因此,孩子解讀到的訊息是「如果爸媽覺得這種事不能講,那代表這是很不好的事,我最好也一個字都別提」。或許家長們認為這是為了要保護孩子,但實際上會讓小朋友對死亡感到無知、害怕,甚至不敢表達這部分的感覺。其實如果大人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和孩子討論,鼓勵他們說出對死亡的看法或疑惑,提供小孩所需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禁忌絕口不提,都能幫助孩子對於死亡有較正向的觀念。以下為專家建議的幾項要點,供家長們參考:
  • 如果發覺孩子已經準備好談論這個話題,父母可開始找機會和他們進行機會教育。
  • 唯有話題不設限,才能真正敞開心胸討論。
  • 當爸媽對於所談內容感到難過或傷心,不需迴避或隱藏,可坦白告訴孩子,因為這是正常情緒之一,小孩也才能體會。
  • 聆聽孩子的感受,接受他們的想法。
  • 千萬別告訴孩子「你年紀太小、不懂、別問太多」,這會讓他們退縮,無法勇於討論。
  • 試著以簡單、符合小孩年齡的話語回答問題,讓他們能輕易明白。
其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藉由一些小細節,輕易觀察寶貝孩子對死亡的看法。例如:當一群小朋友在玩遊戲,總會有「假裝死掉」的時候,無論是假裝動物或自己死掉,其表現出來的方式和當下的情緒反應,便是孩子對於死亡的想像。不管小孩的反應是否較為負面或悲觀,爸媽們都不需太著急,反而可以好好想想孩子為何有這樣的想法,並且引導他們往正面的方向思考死亡。

不知怎麼回答沒關係,不是所有問題都有好答案

當孩子開始問問題時,很多父母一定會遇到「我也不是很清楚」或「我也不知道」的情況,但在小孩的世界裡,他們認為「爸媽什麼都知道」。於是做父母的只要發現不知怎麼回答問題,便會開始感到不舒服、難受、沮喪、逃避或生氣,甚至胡亂編出一些謊話。其實,與其逃避或編謊言,不如誠實告訴孩子:「爸爸 (媽媽) 也不知道耶,但我想也許是...」、「雖然我也不清楚,但我相信是...」或「有些人認為死亡是...」,畢竟不是所有問題都會有答案,而父母真誠的回答可讓孩子明白雖然爸媽不是每件事都知道,卻願意和我討論。除此之外,這些說法也能間接引導孩子接受不同的信仰和觀點,讓孩子有機會選擇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

面對死亡的議題,家長們應該給予孩子寬廣的討論空間,適時提供正面觀點,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康且樂觀的心態!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pediatrics.about.com/gi/o.htm?zi=1/XJ&zTi=1&sdn=pediatrics&cdn=health&tm=588&gps=131_11_1164_591&f=10&su=p1224.2.175.ip_&tt=14&bt=0&bts=9&zu=http%3A//www.hospicenet.org/html/talking.html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bike/2546890463/sizes/l/in/photostream/
    http://www.flickr.com/photos/stephanridgway/3716016797/sizes/l/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