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碰觸禁忌:如何與幼兒溝通死亡的概念
小朋友會自然而然的對「死亡」産生興趣,即使他們生活中沒有直接體驗,但他們會看到陳屍路邊的小動物、聽到電視裡死人的新聞、連童話故事中都有好人或者壞人死掉。所以,可能有一天,小朋友會突然問起關於死亡的事情,比如我家小朋友在三歲多的時候就開始問某某人是不是死了,這個某某人可能只是我們談話中帶出來的一個人物,被她這麽一問,倒把我們嚇了一跳。「死亡」,這個連成年人都未必能完全理解的概念,如何與學齡前兒童溝通?
首先爸媽要了解的一件事情是,在學齡前兒童的心目中,「死亡」的概念和成人完全不同,即使爸媽已經明確解釋過,死去的人我們永遠看不到了,小朋友也會以爲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就像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死掉又復生一樣,並且他無法理解「死亡」意味著身體機能完全停止運作,在一個 5 歲小朋友心裡,一個死掉的人可能是在一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照樣吃飯睡覺看電視。這種觀念對學齡前兒童來說是一個正常的發育階段,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兒童是在 5 到 9 歲之間才開始逐漸了解「死亡」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而10歲以上的孩童會慢慢把「死亡」與「自我」相關聯,他們會理解每一個生命都會終止,包括他自己,有些人正是從十幾歲開始思考生與死的哲學問題。爸媽們了解了小朋友的發展階段,才能提供適合小朋友年齡的答案。
如果學齡前幼兒問到關於「死亡」的事情,爸媽應該怎麽回答呢?
- 別回避,提供誠實而簡短的答案。
「死亡」在各種文化中都是一個令人害怕的概念,所以如果家裡三五歲的小朋友突然問到,很多爸媽會選擇用一些比較美好的詞語來降低這個事情的可怕性,比如「去了另一個世界」、「永遠的睡著了」,成年人之間用到這類說法時,彼此間是沒有歧異的,但是對一個學齡前兒童來說,這只能讓他感到困惑,他可能會持續不斷的繼續問,也可能會排斥睡覺,因爲怕自己也「永遠的睡著了」。所以爸媽不需要回避問題,完全可以溫和的解釋給孩子聽:死去的人就什麽都不能做了,我們也看不到他了;通常人老了以後都會死的。爸媽不用怕嚇到孩子,因爲在他們這個階段,還不會把「死亡」的概念引入到自己的身上。不過也正因爲這個年齡段的理解力有限,爸媽提供的答案要盡量簡短,太複雜的答案小朋友也很難理解。
-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把死亡的概念教給小朋友。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看到凋零的花、枯萎的樹木、死在路邊的昆蟲,這都是可以利用的機會。利用這些機會,爸媽可以讓小朋友了解,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生命都有一個從出生到老化而最終死去的過程。有些小朋友會對死掉的小動物特別感興趣,說不定會要摸摸看看,想知道它爲什麽就不動。對小朋友這種興趣,爸媽不必特別緊張,完全可以解釋給他聽,爲什麽死掉的小動物就不會動了。
如果,很不幸的,家中有至親過世,爸媽如何同孩子溝通?
- 理解孩子的反應。
不同的小朋友對身邊較親密人的死亡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小朋友會突然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爲,比如常常尿濕褲子,變得易怒,極其黏人,或者不肯去幼稚園;也有的小朋友就像沒事人一樣,好像親人過世對他來說就跟沒發生一般。不管哪種情況,爸媽都不要責備孩子,幼兒對悲傷的體會與成人不同,失去親人對他們來說是一點一點理解的,他們的悲傷也是一點一點積累並釋放的。
- 告訴孩子這不是他的錯。
學齡前兒童處於「自我」意識大爆發的階段,他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一呼一息關係宇宙存亡,並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搞不清楚因果關係。所以如果阿嬷過世,他說不定會想到自己曾經惹阿嬷生氣,也許會覺得這是自己造成的。爸媽要跟小朋友溝通,告訴他這不是他的錯,告訴他阿嬷一直都很愛他,爸媽也一樣很愛他,並且會永遠愛他。
- 解釋親人死亡後對孩子的具體影響。
比如每天都是阿嬷去幼稚園接小朋友回家,那麽以後誰來接他呢? 諸如這種會對小朋友生活造成的變動,爸媽要解釋清楚,降低孩子對失去親人的恐懼。
- 同孩子分享你的悲傷。
家裡有親人過世,爸媽一定很悲傷。這種悲傷不需要刻意在孩子面前掩飾。如果爸媽一方有情緒崩潰的時候,這種情形應盡量避免給孩子見到,而另外一方應主動與小孩溝通。除此之外,爸媽完全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流淚的樣子,並且解釋給他聽,因爲親人過世,你很難過,需要時間恢復自己的情緒。父母處理悲傷的態度,也同時是給小朋友的示範,教他如何理解死亡並處理自己的情緒。
- 可以考慮帶孩子去見親人最後一面。
親人在彌留之際,要帶孩子去做最後的告別嗎? 這當然要根據每個家庭的情況和孩子的性格來做決定。近年來,醫療界就這個問題的看法越來越趨向鼓勵,因爲讓小朋友去看望彌留的親人,可以降低「死亡」的神秘性,幫助他日後處理失去這位親人的悲傷,同時對將死之人,也是一個安慰。只不過,爸媽決定帶小朋友去醫院之前,要先給他做好心理建設,跟他解釋一下他將聽到和看到的事物,比如病房的儀器、親人的儀容等等,以免到時候小朋友受到驚嚇。
如果孩子行爲大變讓爸媽感覺失控,又或者爸媽自己陷入了失去親人的危機而無法自拔,別忘了,你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師或兒童心理醫師的幫助,讓小朋友和自己早日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