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孩子的粗魯行為,你要管嗎?
前幾天,我帶著家裡兩個孩子去參加一個親子活動,孩子們在遊戲室玩,爸媽們坐在一邊。忽然一個兩歲多的男孩子對著另外一個男孩子發洩似的打了兩下,被打男孩的媽媽和我都看到了,我們幾乎是同時喊了一聲,「不可以打人哦」。動手的小男孩顯然有點被嚇到,四顧找他的媽媽,很不巧,那時候他媽媽剛好出去了,不在房間裡。我看著他有點茫然的樣子,心裡其實有些不忍。我家弟弟比這個男孩子大不了幾個月,我完全可以體會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有時候行為不受控制,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打人,可是這個年齡又必須要開始教規矩了,不然行為問題會越來越大。我相信如果他的媽媽當時在場,一定會主動叫住他,不讓他動手。但是他媽媽不在。我事後反問自己,在那種情況下,我是否真的應該出聲,告訴動手的孩子這是錯的?
其實這樣的疑問我常常有,因為帶著小孩出去,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孩子、各種各樣的狀況,往往讓我覺得也許我有必要出面干預一下。最難辦的就是和朋友一起帶著孩子玩,朋友的小孩行為粗魯,比如搶玩具或者在我家家具上畫畫,而朋友卻一聲不吭。我管吧,怕得罪朋友;不管呢,委屈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老話怎麼說來著? 涉及到別人家孩子的時候,
有兩個黃金準則:永遠不要告訴其他父母怎麼教小孩,永遠不要管教別人家的小孩。這道理其實很好懂,你肯定不喜歡別人對你指手畫腳,告訴你怎麼教小孩,那你自然也不要去管別人。至於管教其他的孩子,有可能就讓你和對方的父母產生嫌隙。
到底該怎麼辦呢? 恐怕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不過下面有幾個情形可以分享一下,給爸媽們做參考。
朋友的小孩
我們邀請朋友帶著她的小孩到家裡來玩,幾個孩子年紀差不多大,玩在一起非常開心,但慢慢的,矛盾出現了。
情形一:本來輪流玩一個玩具,朋友的小孩玩過卻不肯放手,或者從我家弟弟手裡搶過去。朋友沒有看到或者看到了沒有說什麼,弟弟卻有點情緒要鬧了。我趕緊另外拿了一個玩具,裝作特別好玩的樣子,跟它說話推著它動,這時候幾個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也想玩,我就把玩具給了弟弟,跟他說,「要輪流玩哦」。
體會:在這個例子裡,朋友的小孩其實談不上什麼錯,三五歲的孩子類似行為很正常,我家姐弟兩個自己玩一玩也會打起來。只有自家人在場的時候,爸媽介入制止爭端都沒有關係,有朋友在場的時候,為了避免場面尷尬,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情形二:朋友的小孩開始在房間裡奔跑、爬到床上跳、拿著筆畫家具,而朋友什麼話也沒說。也許這些行為在他們家裡都是允許的,但是在我家,向來是有限制的,我怕他會跌倒受傷,也不想他弄花我的家具,那麼我只能出面,我會盡量用一種好玩的口氣,讓他去我家小朋友的房間跳,因為那裡鋪了遊戲毯,比較不容易受傷;我會請他在紙上畫一樣東西,讓大家猜是什麼。
體會:小孩子的行為是在測試大人的底線,你完全可以把底線亮出來給他看,但千萬別太嚴肅,否則容易嚇到孩子,進而得罪朋友。
情形三:時間到了,朋友要離開了,沒想到她的小孩看中了我家的一樣玩具,想要帶回家去玩。我知道那個玩具弟弟也很喜歡,我就問弟弟,「你願意把他送給小威嗎?」弟弟搖頭,我只好向對方道歉,但是歡迎他再來我家一起玩。
體會: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覺得,媽媽為了其他人的喜好就不顧他的意願。玩具是小事,我想讓弟弟可以自己做主。
陌生人的小孩
在室外遊樂場,有個孩子總是不排隊,利用形體優勢總是插到前面來,你家孩子呆呆站在那裡,一直玩不到。那個孩子的父母你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在旁邊,但反正沒有人出來同他講話。
方法一:你出面,溫和的告訴他,需要排隊,大家輪流玩。
方法二:你不直接和這個陌生人的孩子講話,而是和你自己的孩子講,讓他為自己出頭,告訴對方,不可以一直搶在前面,要排隊。
兩種方法都不錯,要看具體情況以及孩子的性格。
嚴重狀況:
親友家比較大的孩子教你的孩子說髒話,室外遊樂場有大孩子對小孩子 (不管是不是你的) 有肢體上的霸凌行為,這些情況下,如果對方父母不在或者無作為,你一定要出面,制止傷害。
這樣看來,管教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一定不可以,但有幾個技巧要注意:
- 只能用口頭的方式,永遠不要對別人家的孩子動手;
- 說話應該盡量溫和,不要嚴厲批評,更加不要吼;
- 小小衝突,可以考慮教孩子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