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你面對的是好壓力還是壞壓力?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位醫師朋友聊天,如今孩子已經三歲大的她,回想起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她從忙碌的醫師工作一下子轉為全職媽媽,辛苦的生產過程、體力遲遲未復原,加上孩子夜夜啼哭,使她一下子就陷入了所謂的「產後憂鬱症」,直到孩子一歲她的狀況身心狀況才逐漸好轉。現在的她雖已走過低潮期,但不禁還是對懷第二胎的想法有些却步,深怕自己再陷入三年前的景況。

她的誠實分享也許是不少過來人的心聲,也或者許多新手父母就像我一樣,在伴隨著寶寶新生命的喜悅同時,也摻雜不少心情的高低起伏,時而感到滿足,時而感到受束縛。生活中的各樣大小事件,包括寶寶的表現、家務的多寡、老公 (老婆) 的體恤度、體內荷爾蒙變化、疲累程度、親友的想法言論、體重的增加……都很有可能成為我們內在壓力的因子,在不知不覺中,就讓人開始變得負面、消沉,才驚覺自己不知不覺中已被生活打倒了。

美國心理學學會發表過一份研究,發現「短暫的壓力」能幫助人們增強免疫系統,正面刺激人們的健康發展;相反的,長期、慢性的壓力則會消磨人的身心狀況,使人變得虛弱、容易生病。家庭精神科的 Roxanne Dryden-Edwards 博士說:「即使是像寶寶誕生這樣的好事,都可能使父母有被壓力淹沒的感受,而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她也指出:「壓力是一種自然反應,它是人們面對變化時在心理、情緒上的調整。」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控制或紓解壓力,很有可能會衍伸出許多相關病症,小至肌肉緊繃、呼吸急促、血壓升高、難以入眠,大則使人無法維持日常作息、難以做決定、產生憂鬱症或引發心臟疾病。

專家認為,學會壓力管理,能使我們成為更有力量的父母。可是我們該怎樣保持使人健康、有活力的壓力,而消除那種毒害身心的壓力呢? 根據心理學家及科學研究證實,以下幾種方法能幫助你有效管理壓力,享受新生兒的喜悅,將負面壓力減至最低:

  • 分析壓力、採取行動
    分析哪些有害的壓力長期帶給你挫折、無力感,鎖定這些壓力因子並採取行動。神經學家 Robert Sapolsky 認為,下定決心採取行動來對付壓力,就已奠定了成功壓力管理的一半。因為當你願意勇於面對時,你已設下良好的心理界線,不讓這些壓力因子來毒害身心,這種無形的療癒力,可能比你採取的方法本身還更重要。

  • 增加催產素 (oxytocin)
    催產素是人體內一種天然鎮靜劑,它能促進情感連結、母性行為、性興奮、親密感和信任感。它也是一種降低血壓和可體松 (壓力荷爾蒙) 的神經傳導素。因此擁有較多的催產素能幫助人們較快從壓力中恢復。刺激身體分泌催產素的秘訣包括:親餵母乳、擁抱寶寶、跟寶寶有肌膚接觸、尋求愉快的社交經驗,像是朋友談天、公共場所與人的友善對話、參與宗教信仰團體或成長團體等等。

  • 挽救關係
    多數人在孩子出生前很難想像這個小成員的加入會帶給夫妻關係多大的衝擊。家庭研究專家 Alyson Shapiro 博士就透過研究發現,在孩子出生後,夫妻不能只是維持婚姻關係,反而要透過珍惜、培養親密和彼此仰慕之情來增進婚姻關係。因此若不在關係中採取主動正面迎擊箇中的困難,很有可能不小心就讓夫妻關係漸行漸遠。因為如果夫妻其中一方是主要負責照顧孩子,很可能在疏於溝通的情況下讓另一方感到被冷落或在家庭關係的重要性改變,以致乾脆放棄或置身事外。因此清楚的事前溝通責任分工,能免去事後的誤會與爭吵,也多點時間聊些藝術、音樂或新奇的趣事,而非只是家務和帳單。新手父母也需要彼此加油打氣,看見對方的努力時,不忘大力讚美,並寬大的省略批評。如果平時都是媽媽陪伴寶寶,可以定期安排一段父子 (父女) 獨處時光。在我們家,幫寶寶洗澎澎就屬於這種寶貴的時刻,老公常向我報告寶寶洗澎澎發生的趣事,這是老公自己發現寶寶成長的機會,我不會讓它輕易被取代。


  • 認清過渡期
    現代社會的女性獨立自主,在寶寶出生前多半有自己的工作專業,因此突然間轉為半職工作或家庭主婦,從工作的「專業」到為人母的「新手」,快速的轉變常令媽媽們措手不及,甚至感到迷失了自我。另一方面,回到全職工作的媽媽們也常在工作與家庭之間角力,總覺得顧此失彼。因此專家建議,不要把有孩子前後當作兩個壁壘分明的「從前的我」與「現在的我」,而是當作一段過渡期,因為這樣的狀況並非永遠,而是短暫的階段。別忘了,除了身為父母,你還是你自己。騰出一點時間去做那些沒有孩子前就喜愛做的事,不管是看展覽、逛大街、好友聚餐、學攝影、畫畫……在這段過渡期,偶爾讓你自己被滿足一下,絕對是消除壓力的好方法之一。

  • 包容適度的混亂
    隨著 24 小時在寶寶身邊待命的時間表,即使再有條理的父母都得對家裡整潔度降低一點標準,別太嚴苛。如果你不知如何拿捏,就先改變家裡一兩件事就好。比如說:以前每次都把寶寶的玩具收進櫃子,每次都得把玩具拿進拿出。現在直接把一些玩具聚集在遊戲毯上,簡化收拾、方便玩耍。

  • 找到喜愛的運動方式
    好吧,我知道運動是老生常談,但我要強調的是:挑你享受的方式來運動。強逼自己運動不但不會消除壓力,反而讓自己更有罪惡感而增加壓力。所以,不管是打球、慢跑、瑜珈、上健身房、跟著 YOU TUBE 運動教學影片動起來……只要是「有氧」的運動,都能有效釋放潛藏在你體內的壓力。什麼? 你什麼運動都不愛!? 沒關係,那就先從一種能結合社交經驗的運動開始吧!下次跟朋友約見面時,改約一起去游泳而非喝咖啡,一起慢跑順便聊人生,或者報名參加社區大學的現代舞課程如何?

  • 補充睡眠
    充足的睡眠使人神清氣爽,讓人有動力面對生活壓力、解決問題。寶寶還不能睡過夜的父母們,不妨趁寶寶午睡時也補眠一下,家事可能永遠做不完,但飽滿的精神能讓你較愉快的度過接下來的一天。

  • 消除噪音
    嘈雜的聲音使人神經緊繃,如果你常處於噪音之下而不自覺,也許是時候做些調整和改變。我自己的經驗則是,平靜、鼓舞人心的音樂能讓像洗碗之類的苦差事有趣許多,時間也過得快一些!

  • 避免不必要的 Deadline
    生活中有些 Deadline 無可避免,但如果你常有那種「自找」的 Deadline,可能會讓你的生活太過緊繃,使家人也連帶遭殃。比如說你曾經欠人人情,就很有可能因此輕易答應幫忙而壓縮自己的時間表。或者有些人的工作壓力很大,一天到晚都要趕 Deadline,也許就要重新思考自己是否接下來的幾年都要活在這種緊繃的壓力當中。

  • 別忘補充營養
    很多新手父母常一忙起來就忘了吃東西,事後又想順便減肥就不願再進食。或者有些父母因忙碌就隨便吃些高熱量、沒營養的食物填飽肚子。其實,營養不足不但會使人失去精力,還會升高壓力指數,因此新手父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十分重要。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depression_in_pregnant_women_and_mothers
    http://www.parentingscience.com/stress-management-tips.html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beating-new-mom-stress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nnieray/11215910676/sizes/l/in/photostream/
    https://www.flickr.com/photos/icanchangethisright/9010023022/sizes/l/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