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餐餐就像現做!認識手作副食品的保鮮法

我愛自製副食品遠勝於在超市的貨架上購買現成的市售副食品。那種親手為孩子挑選食材、洗滌與烹煮的過程,不但幸福感充盈滿溢,更可減少對市售食品中不明添加物的疑慮。不過,若真的要我挑剔自製副食品缺點的話,除了費工之外,「保存不易」也是一大挑戰。

正因為寶寶的腸胃發展未臻成熟,在食物鮮度的要求上比大人更講究;再加上初嚐副食品的寶寶食量小,食材份量拿捏不易,因此一次製作多天份量,再分裝成小份量放置冰箱儲存,應該會是最省時又最經濟的做法。由此看來,合宜而安全的副食品保存方法,其重要性一點也不下於副食品的料理。


正確的溫度 給你安全的食品儲藏空間

在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劑的前提下,「冷藏 / 冷凍」確實是食品保鮮的不二法門。但是,冰箱溫度應該要多少才是適宜的呢? 根據美國 FDA 的標準,冷凍應該低於攝氏 -18 度 (華氏 0 度)、冷藏應該在攝氏 4-7 度 (華氏 40 度) 以下,才可以有效保鮮。這個常識淺顯易懂,但可別以為每個冰箱都一定會達標。你的使用習慣以及以及外在環境的溫度,都可能導致冰箱溫度的變動。買一支冰箱專用的溫度計,確保冰箱溫度符合標準,是有效利用冰箱的第一步。

在上述的溫度下,煮過的食物冷藏可以擺上 2-3 天、冷凍可達 1-3 個月。生的肉類在冷藏可以放 1-2 天、冷凍也有 3-4 個月。但儘管如此,也不表示我們可以大肆囤積食物,因為冷凍的食材放上三四個月即便在安全性上不成問題,但風味及營養價值上卻多少會因此而大打折扣。是以儘量採購新鮮的食材,減少食材長時間的囤積,才是比較正確的作法。

新鮮現煮的副食品,除了當天或隔天要用的份量可以冷藏之外,多餘的就應該存放在冷凍庫。煮好的副食品待冷卻後就要儘速送進冰箱,這個過程不要超過兩個小時,任何食物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就會開始有細菌滋生。為了縮短冷卻的時間避免讓熟食在室溫下暴露過久,淺的容器、製冰盒、或是其他副食品保存盒是好工具。切記選擇「有蓋」以及「安全」的材質,隔絕冰箱的氣味進入副食品、避免有害的化學物質滲透,這才不枉製作過程的謹慎。



停電也別焦慮

日常運轉的效能確認後,自然也得提防非預期的狀況。我曾經在某次大停電時,因為忘記預先處理冰箱的內容物使得大批母乳壯烈犧牲。這樣的悲劇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冷藏室在密閉不開啟的情況下,應還可保持 4 小時左右溫度不上升。冷凍室更久,若冷凍室本身是滿的,只要不開門,停電 48 小時都還安全,即便只有半滿也都還可維持 24 小時。換言之,一旦停電,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及早將可以冷凍的食物移往冷凍庫,並且多製作一些冰塊填充在冷凍庫裡,以延長冰箱的保冷度。一旦恢復供電後、只要冰箱內的溫度依然維持在應該有的溫度 (再次看到溫度計很重要),就不必太擔心食物變質了。

憑印象不可靠 正確標示製造日期才保險

若冰箱裡儲存的副食品冰磚種類及數量多,別忘了也在盒上標明食物的名稱和製造日期,並且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標日期的這個小動作看似可有可無,卻可以在意想不到的時間發揮作用,畢竟不少食材在磨成泥製成冰後外觀十分相近易於混淆。倘若媽媽不確定這塊冰磚是何時的產物,卻只憑「印象」或食物外觀來決定新鮮與否,這無異於是拿寶寶的健康來開玩笑。

善待你的冰箱 讓它功能更完整發揮

副食品保存出現漏洞,有時不見得是冰箱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出了差錯。
  • 定期為你的冰箱大掃除、擦去棚架上沾黏的湯汁及汙垢,可以確保儲存環境的乾淨、減少細菌滋生
  • 不盲目填塞過多的食物、維持冰箱「最多八分滿」的狀態,可以有助冷氣對流,不但省電也有益保鮮
  • 減少無意識亂開關冰箱門的壞習慣,可以使冰箱維持溫度的穩定
  • 謹守「熟食放上層、生食放下層」的原則,可以避免生食生水或血水滴下沾染到熟食的風險
  • 把寶寶的副食品放到冰箱的深處而非靠近門的地方,更可以維持副食品的溫度恆定不易變質。

副食品的種類挑選與製作方式很重要,擁有好的食物保存知識也同樣關鍵。忙度的育兒生活步調或許無法容許我們副食品餐餐現作,但只要好好善用冰箱並搭配正確的保鮮知識,寶寶一樣可以享受媽媽洗手作羹湯、無化學添加的實在呵護。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homemade-baby-food-recipes.com/how-to-freeze-baby-food.html
    http://www.homemade-baby-food-recipes.com/baby-food-storage.html
    http://www.homemade-baby-food-recipes.com/prepare-baby-food.html
    http://www.fda.gov/Food/ResourcesForYou/Consumers/ucm076881.htm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ovelihood/458051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