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懂禮貌的小孩子,永遠不過時!
現代社會是個「非正式」的社會,也是一個高度自由化個性化的社會,過去很多行為規範上的束縛在現在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你看以前我們寫信,稱呼、落款、問候語、結束語,都大有講究,現在用電子郵件甚至純靠社交網絡,根本沒有人去在乎這些客套了。這樣的社會,有時候會讓我們在教小孩的時候感覺疑惑,規範教多了,孩子會鬧,我們也想是不是過時了。不過,在教孩子禮貌這一點上,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為什麼? 因為好的禮貌始終是社交禮儀所歡迎的,而從長遠看,禮貌會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有良好的作用。
禮貌的作用
- 禮貌顯示對人的尊重
雖然對人的真正尊重是來自內心而非口頭,但是在邂逅的一剎那,簡單的幾個字,「謝謝」、「請」能讓對方感到被尊重。
- 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孩子在學校裡、社會中、工作場合、朋友圈裡,因為禮貌問題讓人產生不好的第一印象,從而錯失很多機會,實在是劃不來。
- 家教的映射
孩子好禮貌的背後,是父母的名聲。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角度看問題,對整個社會的文明氛圍都有作用。
適合教導幼兒的禮貌行為
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適齡,禮貌也不例外。3~6 歲的孩子,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禮貌。
- 與人交談時要看對方的眼睛。
- 打招呼,例如「早上好」、「再見」。
- 打斷別人或者需要他人讓路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借過」。
- 飯前飯後都要洗手。
- 吃飯時要坐在桌子前面,不能跑開。
- 吃飯用餐具而不是用手。
- 說「請」、「謝謝」。
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禮貌,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並不難學習,家長也容易教。但是不可否認,讓小孩做一次容易,長期以往形成習慣,就不是那麼簡單,培養好的禮貌習慣需要父母在家持之以恆的練習,把這些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爸媽都知道如果帶孩子去餐廳吃飯,應該要求小孩坐在餐桌前不要亂跑,但是在家是否就不用那麼嚴格了呢?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家裡家外都一樣,孩子小的時候,不同場合用不用的規矩對他們來說容易引起困惑,所以在孩子很適應這些禮儀之前,不要給他例外,家裡也用同樣的規則。當然啦,父母以身作則也不可輕視,你讓孩子說「請」、「謝謝」、「對不起」,你自己也別忘了講。
孩子很難教怎麼辦?
小孩子畢竟不是機器,由得我們按鍵操作就好了。很多時候孩子不服管教,其實不一定是孩子過於調皮,有時候是生理原因,有時候也是父母的方法不夠好。比如說,我們希望孩子 3 歲開始就能夠老老實實坐在桌子前面吃飯了,不吃完飯不能下桌,但是有些小朋友腸胃比較敏感,他一吃飯,腸胃就會受到刺激而積極蠕動,導致他想去大便。這個時候,你讓他去嗎? 當然要,畢竟健康是第一位的。但是很多時候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比如孩子本來就有吃飯的問題,一到飯桌上就會找各種藉口來鬧,他說要去廁所,結果坐了半天什麼也沒出來,反倒讓父母的飯桌亂成一鍋粥。你不讓他去吧,萬一他真的忍不住、又或者搞成便秘,豈不是更糟糕? 諸如此類問題,該怎麼辦?
- 選擇你的戰爭
教孩子禮貌和教他一切其它事情都是一樣的,父母得取捨。我們不能一蹴而就的讓孩子一下子掌握所有我們要求的事情,所以我們要選擇當下最重要的。比如上面講的吃飯的例子,如果小孩的腸胃確實比較敏感,時不時的需要且能夠在吃飯途中上廁所,那麼「吃完飯才能離開餐桌」的禮貌行為就先不用規定得那麼嚴格,允許他因為如廁而離開,哪怕每頓他都要求去廁所坐上一陣,就算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也沒關係。你讓孩子在「離開餐桌」這一點上贏了,他會讓你在其它地方勝利,比如你可以要求他在離開餐桌之前說「對不起」,吃飯的時候必須用餐具等等。又比如因為種種原因,小孩子很難一直坐在飯桌前,那麼先不要要求他每天都做到,只要求他每週五晚飯可以做到良好的餐桌禮儀,在這個基礎上再慢慢增加天數,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
- 善用童書
時下有很多兒童繪本講同禮貌有關的故事,爸媽可以買或從圖書館借一些回家,和孩子一起讀,一方面讓他覺得學習禮貌可以很有趣,一方面也給了他可以模仿的念頭。
- 分寸拿捏
讓小孩子有禮貌,需要父母時時提醒,但這不代表你要從此成為一個嘮叨的媽媽/爸爸。與其天天早晨提醒孩子說「早安」,你可以率先和他說「早安」,用實際行動來提醒他。也不要總是責備孩子,把禮貌養成習慣是個長期的事情,爸媽自己要先有耐心。
最後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
我們不要孩子生活在規矩的牢籠裡。禮貌誠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做一個自信快樂懂得尊重自己和別人的人,有些禮貌在別人家就能很輕易給培養成習慣,在你家孩子身上就是很難? 也許孩子真有實際的困難,那就不必為難他。另外,禮貌是讓個人與社會都有良好的秩序和風氣,但不是放縱他人踩自己的底線,所以爸媽也不要把禮貌上升到無限的高度,以此禁錮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