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慧型手機,增加孩子受傷機率?
10 月在美國有一份新的報告出爐,作者為耶魯大學的 Dr. Craig Palsson,內容在探討當照顧者在遊樂場使用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時,孩子受傷的機率是否會提高?
答案:是,尤其是 0~5 歲的孩童。
研究的結論雖然不算太意外,但卻激起不同聲音的辯論!有人認為「沒錯啊!很多爸媽都不專心照顧孩子!」但有人確認為,研究的方向有很大的問題,父母有沒有在看手機才不是重點。究竟,照顧者們該如何看待兒童在遊樂場所的意外事件呢?
立場 A:照顧者應減少手機產品的使用
相信不少人跟我有同樣的經驗:孩子常在我們低頭思故鄉時跌下椅子、摔個四腳朝天、或是被其他小孩推倒在地。通常,第一時間我們會心急、慌亂、甚至憤怒,但隨後而來的莫過於一股淡淡的罪惡感:「唉,要是我剛剛有盯著他看,就不會受傷了!」
除了生理上的受傷外,邊陪玩邊看手機也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舒服。你是否看過有爸爸邊推盪鞦韆邊看手機的? 媽媽邊講電話、邊扶著孩子溜滑梯? 照顧者在遊樂場時的心不在焉,雖不一定直接、間接讓孩子腳上多條疤,但當成功的自己爬上樓梯、咻一聲滑下來的同時,卻無法跟父母四目交接、博得滿堂彩,長久下來,是不是也會有些許失落呢?
立場 B:照顧者不見得應減少手機產品的使用
即使受傷的頻率增加,但有人認為照顧者沒有隨時隨地盯著,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其他諸如帶孩子到不適當的遊樂場、或玩超齡的遊樂器材,現代父母過於大驚小怪,一點擦傷即火速殺到醫院,因此造成受傷記錄的飆高…等等,也都影響了表面上的頻率。
另外,他們也認為,孩子在玩的時候,照顧者同時做別的事情、甚至放空休息一下,對大家都好。例如,祖父母可以趁這個機會跟別的阿公阿嬤聊聊帶孫的心得;媽媽可以打個電話給久未聯絡的摯友;孩子也可以嘗試自行探索的樂趣。一趟 30 分鐘的遊樂場之旅,可能是各取所需、愉悅充電的美好時光呢!
立場 C:這跟手機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些人則是對此研究非常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現代父母根本就是吃飽沒事做,孩子在玩你管那麼多幹嘛? 他們以為那些隨侍在側、小心翼翼的父母,只是在扼殺小孩「鍛鍊自己」的樂趣。遊樂場最迷人之處,即在於充滿各式各樣協助孩子發展不同能力的設備。盪鞦韆、蹺蹺板、單槓…等等,玩下來孩子不但充分訓練了平衡感、力量、速度、肌耐力,更是汗流浹背、心情快活!
倘若照顧者在一旁憂心忡忡地「伺機而動」,孩子不但喪失體驗發展的樂趣,更無法培養「愈挫愈勇」的韌性。而不時會有跟其他孩子的衝突與合作,也常因為大人的介入而消失無蹤。甚至,照顧者在一旁如影隨形,還常常害小孩分心、跌一大跤呢!
因此,他們認為,手機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是父母的過度保護與干預孩子自然生長。即使是 3 歲小孩也應該讓他們自由自在地衝、闖,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發展出獨立自主、勇敢嘗試的性格。
與孩子在遊樂場:美好的互動時光
看完了上述三個立場,醜爸自己是覺得都很有說服力耶!甚至,彼此間起到很高的互補作用。就讓我們稍做統整,加進專家的建議,一起來想想怎麼做能讓遊樂場時光成為孩子一生難忘的回憶!
- 你是不是太常當低頭族了?
不可否認,過度的隨時查看手機、瀏覽網頁,的確對親子關係造成程度不一的負面影響。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上癮」的跡象,可使用 App 如 Checky 來協助你,結果有可能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我們一時的「只是看看有沒有留言」,很可能讓我們無法分享孩子玩樂時的喜悅喔!
- 放手讓孩子探險吧!
為人父母,我們一定都會有「要是戳到眼睛麼辦」「頭著地的話非同小可」等最壞的打算,但孩子旺盛的好奇心與想要「一試身手」的需求卻也無法忽視。因此,為了兩全其美,我們必須在「觀察」上下很多功夫。
觀察分兩方面,一是針對孩子的「發展進度」,例如,腳步是否夠穩,能自己走樓梯了? 能的話,完全讓他自己走可以幾階? 如果在旁不斷的鼓勵他,能再增加幾階? 另外則是「環境」的觀察,例如:遊樂設施的維護情況,是否有其他大孩子玩得較為激烈?
觀察完畢後,即可根據觀察的結果設立隱形的「安全區域」,安全區域可分為「一發現孩子有危險可以立即協助的範圍」與「讓孩子覺得放心、有安全感的範圍」兩種。前者較適合年幼、1~3 歲的孩子,後者則是 3 歲以上、有足夠溝通能力的孩子。
依照「觀察」→「設立安全區域」兩步驟,就可以放心讓孩子盡情探險囉!
- 與孩子設定一個遊樂場計畫!
的確,許多年紀稍長的孩子都有能力在遊樂場「生存」,或者,即使對一些設施還不太拿手,孩子們也不見得喜歡家長亦步亦趨的跟著。只是,我們也想看孩子歡樂地奔跑跳躍,或是接了孩子放學後找個地方歇息,總不能爸媽自己先溜回家吧…。遇到類似的情況,建議照顧者可以先跟孩子擬定「照顧者計畫」!
例如,與孩子約定遊戲的時間是 30 分鐘,前面的 15 分鐘請他去玩已經精熟的設備與器材,或是在空地跑跑跳跳;此時照顧者就可以作些自己的事,較無須神經緊繃害怕孩子發生意外。後面的 15 分鐘則是親子一同挑戰難度高的設備,例如單槓、攀岩等。這樣既能滿足各自的需求,又可以一同享受遊戲的樂趣喔!
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受傷,但也期待看到孩子能在遊樂場奔馳、交朋友。透過了解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觀察孩子的發展現況與環境,最後加上有共識的計畫,親子都能在遊樂場找到樂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