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 別一直說孩子聰明!
「媽咪,我今天數學考 100 分。」
「哇! 你好棒、好聰明喔,真是數學小天才!」
你知道嗎? 這樣回答、讚美,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草莓族喔!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長期研究
美國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ity) 教授 Dr. Carol Dweck,對於「如何培養孩子願意面對挑戰」進行長期的研究計畫。Dr. Dweck 發現,
相信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取決於「先天能力」的孩子,較相信取決於「努力」的孩子更無法面對挑戰與挫折;長期觀察兩組孩子的學業成就,研究團隊發現「相信努力的孩子表現較佳」。
此研究結果最近也獲得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 創辦人 Salman Khan 的推薦,Khan 也把這樣的概念直接應用到對自己五歲兒的教育上:不要稱讚孩子聰明。Khan 反思道:教育的意義,不在於看見孩子完成了什麼,而是他們是否成長了? 腦袋更加茁壯了嗎?
強調聰明,讓孩子逃避挑戰
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年幼時通常都能輕鬆應付學校的課業,若此時因成人的反饋而相信「因為我很聰明,所以成績好」,當未來學業難度漸漸提高後,孩子容易「未戰先敗」,連嘗試都不願意,還直說「這太簡單了,我不想做」。
這是因為相信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可以面對所有問題,孩子形成強大的自信;但當他們遇到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難關時,即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嘗試失敗,那表示他們並不聰明;嘗試好幾次成功,那也表示他們不聰明。無論如何,除非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他們不輕言嘗試,以免造成自我認知失調。
強調努力,讓孩子迎接挑戰
若成人的反饋在於「肯定孩子的努力及學習過程」,孩子因而相信「因為我嘗試了不同的方法,且付出時間、心血,所以成功了」,即使未來面對學業難度提升,也能勇於接受挑戰;且相信只要堅持、找對方法,就能成功。
當這些孩子面臨失敗時,他們想到的不是「我就知道我不夠聰明」或「這太難了,我永遠做不到」,而是把失敗看成是一個「需要被解決」、且「能解決」的「問題」。這些孩子喜歡解決問題的「過程」,因為那會讓他們進步、成長。他們不會把失敗與自我做連結,因而產生逃避、或擔心自我遭受失敗威脅等心態,而是挺胸向前。
不只學業,人際關係也受影響
研究也發現,「相信能力」與「相信努力」不但會影響學業表現,在人際關係上也會有影響。「相信能力者」傾向與人發生衝突時迴避溝通,甚至不面對、解決問題;對於他人批評的接受度也較低,容易造成關係上的緊張。「相信努力者」則相反,如同學業一樣,他們遇到人際關係衝突時,傾向面對、解決問題,並較歡迎他人提供反饋以協助他們改變。
父母可以怎麼做?
- 說一個「努力」的故事
無論是現代人物、歷史名人、故事書中的角色,成功者通常是天賦與努力兼備。父母在介紹這些人物時,可多著重在「努力的過程」。例如愛因斯坦曾說過「天才是 1% 的天份加上 99% 的努力」,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努力」的重要。
- 與孩子一同設立合理的目標
無論是強調努力還是能力,要求孩子達成不合理、難度過高的目標,都易於讓他們產生「我一定是不夠聰明才做不到」的想法。例如,鼓勵大班生熟記注音符號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但要求他們能靈活運用小一才教的中文字,就不見得合理了。 當孩子因為發展程度未到而不斷失敗,無論父母如何鼓勵,他們的自信都將受到嚴重打擊。
- 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在教養、教育的過程,我們通常著重在「結果」的審視,甚至連部分崇尚「只問過程、不問結果」的擁護者,其實也支持「結果論」。怎麼說呢?「考 65 分沒關係啊,有學到東西就好了」這句話對孩子的意義在於:「我爸不在意我考幾分」,而非「我爸好在意我的學習過程」。因此,無論我們是強調過程還是結果,其實看在孩子眼裡,我們都是以「結果」做為依據。 因此,想讓孩子重視努力的價值,那我們就得知道他們究竟如何努力。「你昨天把課本都看過一遍,也把連習題都做完了,這樣的努力很不簡單!考 65 分沒關係啊,有學到東西就好了。」這樣,是不是才是「強調過程,而非結果」呢?
- 把學習過程生活化!
學習最大的樂趣在於「看見自己的成長」!Dr. Carol Dweck 及其同僚發明了一套很酷的程式,名 Brainology,可顯示出人腦在各種不同的學習經歷後呈現出的變化,因此孩子就知道當他努力的破解數學難題 (即使不一定做對) 後,大腦的哪個部位將如何成長。這樣,孩子不但能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更對未來的可能性雀躍不已。 我們也許無法擁有如此的高科技來讓孩子瞭解學習的樂趣,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到超商買瓶水,讓孩子練習找零;或是當他們說出較複雜的句子、成語時,馬上提醒他們因為平常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語文理解、表達進步,可以來嘗試更難、但更有趣的書了!而社交行為上,父母更需要讓孩子看見成長的軌跡。
在我們的生命中,不乏有些「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而這些例子,常常也成為長輩用來警惕我們的教訓。今天,心理學研究為我們解答了「為什麼從小天資聰穎的孩子會成就泛泛」的大哉問,正好也提供許多方法讓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教養出「小時了了,大必更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