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與自戀,一不留神就越界

傳統觀念教我們要謙虛,老派的父母很少誇獎孩子,總是以激勵、批評、鼓勵的方式促使孩子不斷進步。當代的育兒理念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特別是在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傳統觀念逐漸被拋開,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而培養自信的方式之一,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肯定。父母不斷肯定孩子,讓孩子也慢慢肯定自己,這樣才會有強大的內心,才會自信。這聽起來沒什麼不對。不過,爸媽們要小心,看看你有沒有把這種肯定做過頭,導致孩子變得自戀。

是的,不止成年人有自戀 (嚴重的會被看成是一種性格心理疾病,叫「自戀型人格障礙症」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稱 NPD),小孩子也有,嚴重的也會被看作是 NPD,而且孩子的自戀性格會在 7-12 歲這個年齡段就顯現出來。而這種自戀人格的養成,在 7 歲以前就在慢慢發酵了。我們以前都知道,如果父母很沒有安全感、虐待孩子、過度沉迷於某種事物比如酒精、或者自己就有自戀人格,那麼養出來的小孩很容易變得自戀。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沒有這些極端特徵的親子關係裡,某些教養方式也會催生孩子的自戀性格,那就是過度誇讚孩子、認為孩子特別到比所有其他人都強的教養方式。孩子總聽父母說自己「最特別」、「比其他人都棒」,慢慢的他認為確實如此,就可能出現自戀特徵:以自我為中心、排斥社交、完全不懂同理心。

當然,自戀也像一個光譜,不是 0 和 1 的區別,也不是有一點自戀特徵的小孩子就會被看成  NPD。於是爸媽可能會問,有一點點自戀,到底有什麼害處?

答案是:小孩會更加具有侵略性,更容易對某種事物上癮。當他無法得到他需要的仰視時,或者當他被人批評、拒絕時,他容易變得有侵略性、甚至傷害力。他也因為自戀特徵而容易沉溺於某種事物無法解脫。當他發展到完整的自戀人格時,你可以想像結果會變得怎樣。

好了,現在我們都知道自戀不好,問題就來了,如何避免培養一個自戀的孩子? 長期以來,學界對這個問題一直都有兩種觀念,一種認為如果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和肯定 (或者心裡有但是吝於表達出來),孩子就容易變得自戀,因為他沒法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就自己給自己;另外一種觀念正相反,認為如果父母太過於肯定孩子,反而會培養孩子不健康的自我定位,導致自戀。新的研究結果,經過長期大量的數據分析,目前普遍支持第二種觀念。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直覺。

父母吝於對孩子展現關愛與肯定,其實不會造成孩子的自戀,當然這可能會讓孩子缺少自信,這也正是為什麼現代育兒理念鼓勵父母多多誇讚孩子的原因。可問題就是,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個「度」的,別把孩子誇過了頭。怎樣才能把握這個「度」呢? 這其實是個很微妙的界限,不過爸媽還是要心中有數。

「自信」是內心對自己的肯定,而「自戀」是內心渴望對自己的肯定。

你看,差別就是這麼細微。不過好在,「自戀」這種人格特徵並不是很容易培養起來的,換言之,只要父母多注意以下一些教養方式,就可以避免孩子自戀。

  • 誇讚孩子的努力,但是別把他凌駕於其他人之上
    你有沒有經常說諸如此類的話給孩子聽:「你是班上最漂亮的」、「你是芭蕾舞課堂上最美的天鵝」? 對每一位父母而言,自己的孩子當然是最特別的,但這僅僅是對你自己而已。所以,當你肯定小孩子的芭蕾舞跳得很美時,不需要說她比其她人都美麗。

  • 付出才有回報
    當孩子獲得某項榮譽的時候,你有沒有對此表現得理所當然? 如果有,這是因為你潛意識裡覺得孩子比其他人都強,本來就該得到獎勵。這種想法和態度都很危險,因為長期下去,孩子會覺得他得到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孳生「自戀」的溫床。所以當孩子獲得榮譽時,你除了開心的恭喜他,別忘了誇讚孩子為此付出的努力。

  • 給孩子為目標而努力的機會
    爸媽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很多時候好的東西來得太容易,孩子不一定會因此而感激父母,反而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容易導致自戀特徵。所以爸媽們要給他努力的機會,當他付出過並因此得到回報時,他才能懂得,他並不比其他人更理所當然的可以得到什麼。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time.com/3737218/narcissist-narcissism-self-esteem/
    http://www.webmd.com/mental-health/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http://www.empoweringparents.com/narcissistic-children-and-teens-does-your-child-act-entitled.php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cplebranch/812308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