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規劃能力,學科成績就不會差!
美國康乃爾大學在 2013 年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規劃能力的高低才是影響孩子學科成績的重大因素。這結果受到了很大的矚目。身為父母,知道有一個統一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在學業成績上進步,而不需要硬逼他們唸書,聽起來實在很有吸引力。原本,這項研究是要找出如何弭平因家庭收入高低而造成學生表現的不平衡現象。結果發現,不論家庭收入、自身的性格、個人經歷,只要訓練他作計劃的能力,就有機會能夠重新設置孩子在學科的表現。
什麼是規劃能力?
規劃能力包含了記憶、注意力、自我控制、規劃等相關的能力。但為什麼擁有這些能力,就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效呢? 因為這些孩子有能力可以對抗衝動。儘管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可能比較難或是令人不舒服,但他們可以用長遠的眼光看見在未來的好處。這些孩子有較高的執行力與抗成癮力 (像是使用網路或是看電視),所以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這跟著名的棉花糖理論有些相似 ─ 孩子可以不馬上吃掉棉花糖,願意以等待而換取更多。
如何訓練孩子的規劃能力?
以前總覺得孩子還小,好像做計劃和設立目標這種事情還離他太遠。但之前看到一位媽媽的部落格文章,她說她每年都會跟孩子一起討論一個年度目標,像是學游泳或是去哪裡旅遊,因為他覺得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目標之後,孩子的人生豐富很多,也更積極地去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試試看下面列出的七個步驟,幫助孩子從建立目標到完成,未來他就有能力規劃自己。
- 說明什麼是「規劃」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清楚什麼是規劃。所以爸媽可以先把整個流程跟孩子們解釋一遍。問問他有沒有想要達成的目標,或是想做的事情。孩子有可能在看完迪士尼的冰雪奇緣之後,吵着跟你說他想要學溜冰,因為電影裡面的公主溜冰的時候看起來好漂亮,這就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幫助她設立目標與規劃如何達成目標。
- 從小處著手
第一次的計劃當然不要很大,而要找一歷時較短又容易執行的計劃。目標務必明確。例如說,把她幼稚園的美術用品收集起來做一本書。或是,每天認識ㄧ個注音符號。能夠短時間就獲得成就感的計劃,讓孩子瞭解辛苦之後所獲得的成功有多美好,她就會愛上這種感覺!
- 給予選擇權
你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務必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想做的事情。我自己有一個經驗,以前唸書的時候,自己設定好看一個小時的電視就要去唸書的,但如果媽媽在中途出聲責備,我就反而會一點也不想去唸書了,還任性的多看一會。那時候還以為自己是叛逆期。現在才知道,擁有選擇權跟被別人逼著去做,整個心情和結果都會有所不同。所以父母的角色只是要從旁協助。如果你發現孩子對於目標變得沒那麼積極,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你參與的太深入,把她的樂趣奪走了,孩子反而變成了旁觀者。
- 將目標轉化為步驟與時間表
如果說孩子想要參加學期末的才藝表演,我們可以協助孩子找出他想要表演的項目,分析她的優勢與劣勢,來找到適合的執行步驟與時間表。然後,把這些畫成一張海報,貼在家裡醒目的位置。每完成一個步驟,就在上面做好記號。這可以提醒孩子完成目標,還可以增加期間的樂趣。另外,為了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把目標變成可以執行的步驟,要讓孩子多多參與你自己的計劃。像是如果想要在家裡種一些植物,可以帶孩子到花市去挑選,把孩子喜歡的植物記下來或拍照,讓孩子回家查查資料,看是否適合種在家裡。因為大人比較善於建立步驟,這通常是孩子比較缺乏的,所以要多讓他在你的規劃中學習。
- 問孩子三個 W
Jim Wiltens 是 Goal Express 這本書的作者,他建議以下三個問題,來找出適合達成目標的步驟
- 誰可以幫忙?(Who) :父母、老師、同學,有哪些資源可以使用?
- 有哪些是我可以做的? (What) :練習? 找資料?
- 何時? (When):放學後? 週末假日? 每天 30 分鐘?
- 檢視可能性
有時候孩子的夢想太大,目標太遠,可能會讓他們太容易就受到挫折。孩子可能看到別人拉小提琴覺得很羨慕,就也想要學。但是,中間要經歷的枯燥練習時光,可就沒這麼好熬過了。所以,在訂定目標的時候,要提供一些可行性評估,讓他們瞭解過程中可能會有的問題。讓他看其他孩子的練習影片,讓老師先告知他未來課程的進行方式。
- 鼓勵成功
孩子如果真的依照計劃而達成了目標,其實自己就已經會非常開心了。但是,父母別忘了還是要多多給予肯定的鼓勵與獎勵。讓他知道,他的行為是正確的,他能夠經歷中間的艱辛而獲得成功,是很了不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