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啦,別再問我還要不要再生一個!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是我見過的人裡面最最樂天派的,每天開開心心,往往專注於一些很細小的事情就能得到許多樂趣。我認識她久了以後,變得關係親密起來,聊得深入了,我才知道她很年輕就結婚生小孩,結果生了老大以後,拼命努力都懷不上老二,再後來身體出了很嚴重的問題,她就完全放棄再生一個的打算了。我認識她時,她家的老大都已經長大,所以她和我提起這些往事,已經是很坦然甚至似乎是在講旁人八卦一樣的態度。但是她也說,當年經歷這一切的時候,卻是非常低谷的心情,每每遇到「好心人」問上一句什麼時候生老二,都能讓她暗裡傷心半天。

一個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被人問什麼時候結婚;結了婚 (甚至只是剛訂婚) 就會被問什麼時候生小孩;當了媽媽以後,看起來一切完滿了吧,還是會被人問:「什麼時候生老二啊?」好像這生活是有人幫你數著日子看你有沒有按計劃行事一般。沒有錯,很多人這麼問,也並無惡意,有的甚至還是好心的提醒。我們做了媽媽的人,生完一個以後,大概都被問過什麼時候生老二,生了兩個同性別的孩子,還會被問要不要再拼一個不同性別的。這些個問題,大概尤以什麼時候生老二為最常見,也最讓人煩,因為我們的社會有預設的普遍認知,兩個孩子總歸比一個好一點。可是,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問,卻可能給我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因為:
  • 我還沒拿定主意
    有了一個孩子的爸媽們,走過一次懷孕生產的旅程,已經很了解這其中要經歷的林林總總,而要下定決心再要一個孩子,也知道這當中需要計算些什麼,但每家情況不同,有些人算來算去,發現得失不容易平衡,所以這個決定,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好下。這種情況下,人家夫妻兩個已經很煩了,旁人的詢問只會增加人家的煩惱。

  • 揭開了舊傷疤
    也許對方已經在努力了,只是一直沒有結果;也許對方曾經有很痛苦的孕期或生產經歷,對於再經歷一遍有深刻的心理陰影;也許對方的身體條件不允許她再要一個小孩;還有可能對方沒多久之前剛剛流產……我們這隨口一問,很可能就讓人家又想起那些不愉快的經歷,豈不是徒增煩惱。

  • 我就是覺得一個小孩剛剛好
    問一個媽媽什麼時候生老二,其實有預設立場,那就是兩個小孩比一個好。但問題是,這其實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覺得的。如果我偏偏認為一個小孩最好,你這麼一問,自然讓我覺得不快,因為這樣好像在挑戰我的價值觀一樣,而且每次都要解釋,其實很煩。
當我們被問的時候,一般也只能好言好語的應付一套說辭,畢竟發問的人往往是親戚朋友,總歸有些情面在,不好意思口氣不好或者置之不理。但是這種問題帶給我們的困擾,卻只能我們自己去化解。而更令人尷尬的是,這問題往往並不能因為我們作答了,就算結束了,因為經常有人會想要更進一步。比如,如果我回答:「我不想要老二」,那麼對方就會緊跟著說:「兩個小孩可以玩在一起啊」,「你孩子會覺得孤單啊」……如果我回答:「我們還沒想好」,那麼對方說不定就要熱心的提供各種諮詢了,可我家的經濟、職業、身體等等各種狀況,難道就要一筆一筆的跟你匯報了? 所以說,一個問題已經夠讓人煩惱,而緊跟其後的問題簡直就可以讓人抓狂了。此時我們所希望的,無非是親朋好友們多一點同理心,盡量別用這種假設性的問題來煩我們。

而如果我們是發問的這一方,其實這種問題有可能會帶給對方困擾的狀況,我們也不是不會預先設想到,可是我們還是會問,這是因為我們往往想不到那麼多,只是非常輕易的就問出口。還有時候,我們自己有了兩個小孩,從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體悟到很多快樂,我們急著把它分享給後來人,希望朋友也不要錯過兩個孩子的快樂體驗,甚或是要分享自己懷孕生產的一些經驗。這出發點雖是好的,但這種我懂得比較多的心態,卻恰恰是讓對方不舒服的地方,我們若多一點同理心,則會避免很多尷尬。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tephanie-baronicook/please-stop-asking-me-when-i-am-going-to-have-child-number-two_b_7561146.html?utm_hp_ref=parents-oddlers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may/19/only-child-parenting-multiple-children
    http://thestir.cafemom.com/being_a_mom/130297/5_things_never_to_say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91997797@N00/720949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