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孩子,可行嗎?
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土雞比肉雞好吃、有營養、含有較少的人工合成藥劑,與這個觀念相符合的是,市場上土雞的售價也高於肉雞。那麼土雞和肉雞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 很簡單,肉雞是養在飼養場的籠子裡,養殖過程高度同一化,而其生長期也相對較短。相反,土雞是不圈起來的,是放養的,它們可以自己到處跑,自己找東西吃,它們的生長過程比較慢,可是大家都覺得它比較好吃、比較有營養。
那麼人呢,可以放養嗎?
「放養」孩子,意味著:
- 你允許才幾歲大的孩子自己去家附近的運動場玩耍;
- 你允許孩子自己上下學;
- 孩子放學以後,可以隨便玩,而不是去家長安排好的安親班;
- 小孩子天天都在無目的的瘋玩,而你不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
- 看見周圍的小孩都在上才藝課,你能忍住為他安排才藝課程的衝動;
- 孩子的事情你只做最基本的,其它都丟給孩子自己搞定;
......
這些,有多少家長做得到?
放養方式一直都在,變的是社會觀感
其實,放養小孩的爸媽一直都有,搞不好還很多,而且我們常覺得自己小時候就是放養出來的。可當我們變成父母以後,往往都很難放養自己的孩子,這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於父母如何教養孩子的觀念,在最近幾十年來有了很大的轉變。隨著社會經濟的富足及兒童教育領域的蓬勃發展,每個家庭的孩子數目也在持續減少,這些都使得兒童教育變成一個關注度很高的議題,父母對孩子的引導、為孩子創造什麼樣的環境,社會上都有非常多的討論。而放養,卻好似父母什麼都不做一樣,越來越難得到認同。
但是最近這幾年,放養方式忽然又得到了兒童教育界的關注。這事件的導火線是 2008 年美國一位專欄作家在報紙上撰文,描述自己為什麼讓 9 歲的兒子獨自一個人坐紐約的地鐵回家,從而引發了關於放養方式的大討論。但這場大討論背後有更廣泛的社會原因,那就是,大家越來越多的意識到,當代社會的年輕世代,比起上一輩人,似乎獨立性下降、動手能力不強、解決問題也不太在行,而媽寶卻越來越多了,而大家都覺得,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家長管太多了。
放養的好處
那麼放養派的觀點是什麼呢? 他們認為,
對孩子放手,實際上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獨自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亦步亦趨的跟著孩子,往往限制了孩子自由發展的可能,同時讓孩子失去很多能力磨練的機會。一個人面對生活,最本質的能力是能否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有多少才藝在身上。那麼放養,就是在磨練孩子面對生活的本質能力。
實際上很多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學者,也是在相當程度上支持放養派的觀點的。比如說,教育專家們一直都在呼籲父母,多給小孩子一些無指導、無目的的玩耍時間,而玩具也以簡單原始的類別優於機關一大堆的現代玩具,這些鬆散的、看似毫無教育作用的玩耍時間,卻反而能讓小孩子最大限度的發掘他們尚未定型的大腦,從而開發其各種可能性。
放養也有邊界
但是教育專家們同時也向父母們宣揚,在允許孩子進行無指導、無目的的鬆散玩耍的同時,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資源環境:你可以讓孩子自己隨便玩,但是你同時要讓孩子能夠隨時接觸到各種有益其大腦發展的訊息,比如各種顏色、音樂、積木等等。這說明,在現代教育理論裡,
似乎最好的方式是提供豐富的資源,然後讓孩子在這其中自由發展。
「界線」也是現代教育理論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放養的土雞或許可以隨便找東西吃,但小孩是不可以的。什麼樣的事情能做、什麼樣的事情絕對不可以,放養孩子的父母不能連這種界線問題也一併放開。
放養是一個光譜,父母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其實放養也有程度之分。有些父母屬於絕對的放養派,孩子的事情只管最基本的,到一定年齡丟給學校,幾乎就不再過問。與之相對立的,是完全圈養派,孩子的事情,事必躬親,再大也捨不得放手。這兩種極端之間,則有各種程度的放養與圈養,其實無法簡單的區分成兩個派別。
比如那位讓 9 歲兒子自己坐紐約地鐵回家的美國專欄作家,雖然在當年被評選為全美最差勁的母親,但她其實並非絕對的放養派,因為她平常對小孩的教育十分關注,早已有意識的教導孩子自我生存的技能,在當時,她認為自己的小孩已經具備獨立坐地鐵回家的能力 (懂得看標識、有一定應急反應能力、了解路線等等),才放手的。類似的,如果你決定做一個放養派的父母,這並不妨礙你密切觀察孩子的發展情況,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一下,在他對某方面展示強大興趣和才能時,給他助力讓他進一步發掘自己的興趣。
而孩子與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天生就勇於橫衝直撞卻又有自我保護的本能,這樣的孩子父母要放養也比較放心;而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害羞小心翼翼,對這樣的孩子就只有慢慢來。所以放養與否,其實不僅僅是父母的選擇,也是針對孩子特性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