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派系大解密
在台灣,很多新手爸媽都聽說過「百歲醫師育兒法」和「親密育兒法」,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兩種育兒法產生的背景是什麼、適用於什麼樣的人群。而除了這最流行的育兒法之外,還有其它派系或者方法可以給新手爸媽參考嗎? 其實,目前世界上的育兒派系大抵可以分成兩大派系:訓練派和依附派,百歲法即屬於訓練派。而另有一些更加溫和的方法,搖擺於兩者之間。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訓練派 (Babywise parenting)
訓練派隨著西方社會的工業化而生長茁壯。其中一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法伯法,這是基於1985年一位美國兒科醫生法伯 (Richard Ferber) 提出的訓練嬰兒睡眠的方法,這方法的根本就是讓寶寶哭 (cry it out),所以這個方法又被稱為 CIO。(CIO 的詳細介紹請見三種嬰兒睡眠訓練,你家寶貝適合哪一種?)
訓練派的核心觀點是:- 嬰兒是可以訓練的。
- 從新生兒開始,就制定一個全天候的科學的時間表,寶寶按時間表來餵養、作息。
- 父母與寶寶分開睡。
- 利用寶寶哭來訓練寶寶自己睡過夜。
西方世界會出現這樣的育兒派系,其實一點也不意外。在第一次產業革命之後,西方的傳統社會受到很大挑戰,生活節奏變快,人們的觀念也跟著改變,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婦女開始走出家庭了。婦女走出家庭對於一個社會有翻天覆地的影響,最直接的一個層面就是撫養小孩的方法會跟著變。媽媽們變得比較忙,眼裡除了孩子還多了些其它的工作,這就為更有效率的餵養方式提供了市場,而且那個時候的西方父母開始擔心寵壞孩子這個問題,所以在18世紀末、19 世紀初的時候,西方世界就出現父母和小孩分房間睡覺的現象了。19 世紀末,已經有兒科醫生寫書來詳細介紹如何訓練小孩子獨立睡覺的方法了。到了 20 世紀,奶粉業的發展使得母乳的比例開始降低,越來越多的媽媽因為工作、身體或其它原因選擇瓶餵,這就為母嬰的分離進一步創造了條件,於是 1985 年的法伯法一炮而紅,使得 CIO 變成相當主流的育兒方式。越來越多的家長、專家、醫師都跟進,此法便蔚為派系,相關書籍多不勝數,其中一本就是「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這本書的作者所介紹的育兒方式,是基於美國一位百歲兒科醫生 Leila Denmark 的臨床經驗。書中有一些膾炙人口的說法,比如「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寶寶一直哭不會受到什麼傷害,哭可以看成是寶寶的運動,有助其肺部的發育。」這都是訓練派的信條。2006 年,此書在台灣出版後一炮而紅,於是訓練派在台灣就被稱為百歲派。
然而凡事都是盛極必衰的。當越來越多的父母和專家都走上訓練派之路的時候,批評聲也同樣越來越大,於是一個截然相反的派別就應運而生了。
依附派 (Attachment parenting)
依附派也肇始於一位兒科醫生,西爾斯 (Williams Sears)。他在 1993 年出版的「親密育兒百科」 (The Baby Book) 裡為這個派系做了奠基禮。親密育兒法一反 CIO 的獨立訓練之路,它鼓吹媽媽與嬰兒之間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紐帶,否則寶寶的大腦會受損。這個觀念來源於心理學上一個被稱為「依附」(attachement) 的概念。從弗洛伊德開始,就有一派心理學家認為,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有尋找依附的本能,所以新生兒會很自然的依附他身邊的人,而這個人通常是其父母。西爾斯醫生根據這個「依附」概念而發展出來的育兒法就被稱為依附育兒 (attachment parenting),但由於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成中文時,譯成了「親密育兒百科」,所以這個派系在台灣被稱為親密育兒法。(親密育兒方法的詳細介紹請見你和孩子有多親密?)
依附派的核心觀點為:- 母乳
- 最大限度的與孩子肌膚接觸
- 盡量使用揹帶、而不是嬰兒車帶寶寶出門
- 晚上與孩子一起睡,隨時照顧小孩
- 父母永遠陪在孩子身邊
親密育兒法在最近這一二十年來也累積了很多忠實的信徒,它的理論和實踐方式可以很輕易的在動物界找到依據,你看許多動物都會把小寶寶帶在身上從不離開,那麼人為什麼要抗拒這種本能呢? 從另外一方面看,工業化的社會發展到現在,人們開始反思這條路,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而現代與傳統的割裂與再縫合也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文化熱點,當我們回頭去看傳統社會的育兒方式時,我們會發現,親密育兒法顯然比百歲法更加符合傳統社會的行為方式。但我們畢竟處於現代社會,現代與傳統,訓練與依附,這之間的分寸,究竟該怎樣拿捏呢?
在兩派之間:CLB、BW、babywearing
百歲法所屬的訓練派系,最被批評的一點就是實行起來過於殘酷,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小孩,這使得很多父母都是興致勃勃的開始訓練、最終精疲力盡的放棄。而親密育兒法也同樣有其致命之處,那就是職業婦女不可能做到總是把寶寶揹在身上。於是,一些靠近中間路線的育兒方法也就孕育出來。
- CLB:
1999 年 Gina Ford 發表的「超級保母育兒通」(Contented Little Baby),強調先調整嬰兒作息,等到作息規律之後,睡覺也比較容易訓練,這個被稱為 CLB 的育兒法等於是溫和版的 CIO,因為從作息入手,慢慢調整,寶寶的哭鬧會少一點。 - BW:
Tracy Hogg 和 Melinda Blau 在 2001 年發表的書, 「超級嬰兒通:天才保母崔西的育兒祕訣」(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 ),代表了 BW 的方法,它教導父母仔細傾聽嬰兒的哭聲,因為寶寶因需求的不同而會發出不同的哭聲,當爸媽可以解讀嬰兒的哭聲時,就能迅速找到安撫嬰兒的解決方法,這樣就讓訓練變得更加容易。 - Babywearing:
CLB 和 BW 都是訓練派中的溫和路線,而親密育兒的依附派裡也同樣存在著溫和路線,比如近年來十分流行的一種背寶寶的方式,babywearing。它的理論建立在依附派上面,但是不強調父母全方位陪伴寶寶的育兒方式,而僅僅著眼於父母帶寶寶出行時,不使用嬰兒車,而是用揹巾把寶寶背在身上,造成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並同時給寶寶依附的安全感。這種背寶寶出行的方式,其實人類社會已經實踐了千萬年了,它在工業化時代再度復甦,或者暗示了人類對自身行為的一種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