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懲要「公平」? 孩子不這麼看 !
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最簡單的公平概念,就是做了好事得到獎勵、做了壞事得到懲罰。可是,如果從小孩子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可能會覺得自己犯了錯誤接受懲罰,並不公平,因為哥哥也應該一起受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兒童對於公平的理解有一個發育的過程,大概在 7~8 歲的時候才會理解得和成人差不多,而幼兒對公平的認知,和我們想像的是很不一樣的。
幼兒要的「公平」,是不問緣由的相同待遇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特別重視公平的,常常把這不公平掛在嘴邊。但是,他們要的公平,往往是一模一樣的待遇,所以分蛋糕的時候每個人的那塊必須要一樣大,你說哥哥飯量大、所以需要吃大塊的,弟弟馬上會覺得不公平。
成年人理解的公平,是建立在需求和努力的基礎上的,但 3、5 歲的小孩子,要的是絕對的相同。
美國有不止一個研究團隊對這種議題做過研究。比如你告訴一個小孩子,班上有一位同學做了好事,可以得到獎勵,然後讓小孩子去判斷如何進行獎勵,結果 3、5 歲的孩子大體都要把獎勵頒發給全班同學,而 7、8 歲的孩子則傾向於誰做了好事誰得獎勵。3、5 歲的孩子明不明白獎勵的原因是那位同學做了好事情呢? 明白的。但是對他們來說,公平的意義就是每個人都得到獎勵,而不是只給那位做了好事的同學。
這是獎勵,那麼懲罰呢? 近來有學者也針對兒童對懲罰的認知進行了相類似的實驗,結果發現,3、5 歲的小孩子一樣會要懲罰全班同學,即使只有一個人犯了錯誤。同樣的,他們也懂得懲罰的根源在於犯錯的同學,可是他們認為,只懲罰一個人不公平,應該群體受罰。
雖然要求絕對公平,可是自己不一定能做到
美國學者做的一個研究裡面,給每個小孩子 4 張貼紙,然後要求他們去分給另外一個小朋友,怎麼分都可以。結果 3、5 歲的孩子大多只分一張給別人,自己留 3 張,甚至一張都分全部留給自己;而 7、8 歲的孩子大多會與對方平分。研究者進一步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發現不管幾歲的小孩,都認為應該平分,這樣才公平,並且會期待其他小孩子和自己平分貼紙;只不過,大的孩子自己也能做到,而比較小的孩子卻還捨不得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出去。
你可以解釋成小小孩比較自私,還無法調適自己想要更多的心理,不過我們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這是說明幼兒已經可以相當清楚的了解社會規範是什麼 (應該平均分配才公平) ,但他們尚不能做到這一點,需要時間成長,要到大概 8 歲左右,才能不自私的做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即使這意味著自己得到的東西會比較少。
給父母的啟示
我們看了這樣的研究結果,大概可以想想家裡的孩子有時候對我們的決定會做出比較激烈的反應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近來我家老大由於在學校的表現,得到獎勵,拿回家一份禮物。弟弟看到了十分不滿,覺得憑什麼姐姐有、弟弟不能有? 我們解釋說,這是姐姐憑自己努力得到的,所以只有她有。可是弟弟仍然不服氣,好像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跟他講不通。如今事後想想,其實弟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真正在意的是,姐姐得到了禮物、而他沒有,這就不公平。在他的年紀,他對公平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原因上的,而是理解上的。所以我們應該反複解釋的不是為什麼姐姐得到這個禮物 (他早就明白了),而是為什麼這也是一種公平,只不過這一點,他一時半時未必能理解。
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犯了錯,我們決定拿走他一個玩具、或者讓他自己回房間冷靜,而他卻哭鬧著說這麼處理不對/不公平,那麼多半他覺得其他兄弟姐妹也應該一起受罰。
爸媽僅僅說妹妹沒做錯事不用受罰,很可能沒有用,因為這裡的癥結不在於孩子不了解這個道理,而是他對公平的理解不一樣。只有了解了這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的對孩子解釋你這麼處理的道理在哪裡。
同時上面也講過,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幼兒雖然有公平的概念,卻做不出公平的行為,那麼爸媽了解這一點,就無需要對孩子有超過他年齡的期待,比如你給一個處於幼兒期的孩子買了玩具,不要期待他能夠把這玩具當成自己和兄姐共同擁有的,即使當時你講明這個玩具必須大家一起玩,在真正玩的時候,如果孩子做出一些宣示所有權的行為,你也不要動怒,你可以教導他的行為,但是不需要將一些嚴厲的指責加諸於孩子身上,因為如果你指責他,那說明你期待孩子應該把這玩具以完全公平的方式分享於兄弟姐妹之間,而這種期待是超出了他的發育範疇的。要知道,
我們要求孩子去做超過他發育水平的事情,孩子沒有做到,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父母的錯。